2012年9月26日 星期三
2011年10月13日 星期四
馬談黃金十年公義社會 633跳票,468也跳票,馬政見哪一個兌現?
總統馬英九10/3提出「黃金十年-公義社會篇」中提到,要致力於改善所得分配,縮減貧富差距。然而,馬總統上次大選中所提出的經濟政策「633」跳票,社福政策「468方案」也跳票,哪個政見兌現?而今日有記者詢問馬總統的483政策(應該為468方案口誤),馬總統竟然答覆「回去再查一查,印象中應該有在執行」,馬總統連自己四年前提出的重要選舉政見有無執行都沒法掌握,民眾怎麼相信以後黃金十年馬總統會清楚呢?
馬政府執政三年多,對富人財團減稅高達1852億元,但對一般民眾減稅僅有216億元,兩者相差近9倍,也造成台灣社會貧富差距進一步的惡化,今年第二季全國低收入戶戶數達11萬4,437戶、27萬6,128人,比民進黨交給馬政府2008年第二季時的8萬7,664戶、20萬9,945人,分別增加2萬6,773戶或31%、6萬6,183人或32%,並雙雙創下歷史新高。
馬政府執政三年多,對富人財團減稅高達1852億元,但對一般民眾減稅僅有216億元,兩者相差近9倍,也造成台灣社會貧富差距進一步的惡化,今年第二季全國低收入戶戶數達11萬4,437戶、27萬6,128人,比民進黨交給馬政府2008年第二季時的8萬7,664戶、20萬9,945人,分別增加2萬6,773戶或31%、6萬6,183人或32%,並雙雙創下歷史新高。
油然2008年總統大選辯論時,馬英九在電視對全國民眾公開承諾說,一定要把家庭所得的貧富差距倍數拉到六倍以下,但是2008至2010這三年的貧富差距,分別為6.05、6.34、6.19倍,但事實數字證明,沒有一年兌現。而馬英九四年前就提出改善所得分配,提出對中低收入勞動家庭的「468方案」政見,並承諾每年要編列250億元的經費來推動,馬總統顯然渾然不知這個政策執行與否。
馬英九對其政見跳票不但沒有檢討道歉,也沒有把一半的薪水捐出來,今天還說詭辯說捐薪水無法解決問題,連自己承諾都做不到,只會硬坳閃避的國家領導人,再開一張更大的「黃金十年」芭樂票來繼續呼攏人民。
2011年3月7日 星期一
打擊房市投機 更要解決貧富差距
民進黨中央黨部今(7)日召開重大議題協調會報,邀請立法院黨團成員、智庫學者專家針對「奢侈稅」進行討論,與會學者專家普遍認為奢侈稅開徵,僅有短期上抑制房地產投機的效果。因此,除「奢侈稅」案應儘速送到立法院進入實質討論審查,儘速立法外,對於根本健全房市與合理所得分配的租稅改革,馬政府應該拿出誠意進行通盤檢討。
與會學者普遍認為,馬政府上台後調降遺贈稅、推動ECFA等政策對於房地產泡沫化、擴大貧富差距產生推波助瀾的作用,造成社會普遍的民怨。而「奢侈稅」雖然短期上有抑制房地產的投機炒作效果,但是否能夠有效解決房地產泡沫化、抑制房價上漲,則有待觀察。以香港和新加坡推動類似政策經驗來看,政策推出前幾個月的確有壓制投機作用,但幾個月後,熱錢仍會循其他形式進入房市,引發新一波的房地產價格高漲,對於所得分配惡化的問題,並無助益。
2011年2月25日 星期五
時事短評:「奢侈稅」無法解決貧富差距問題
背景:
財政部奢侈稅(特種貨物及勞務銷售稅),初步方案今天定案,鎖定非自用不動產(非自用住宅)、300萬元以上高價貨物(汽車、遊艇及飛機)、50萬元以上高價勞務(俱樂部會員證、高爾夫球證),加徵10%到15%的稅。
研析:
財政部奢侈稅(特種貨物及勞務銷售稅),初步方案今天定案,鎖定非自用不動產(非自用住宅)、300萬元以上高價貨物(汽車、遊艇及飛機)、50萬元以上高價勞務(俱樂部會員證、高爾夫球證),加徵10%到15%的稅。
研析:
- 馬政府切莫虎頭蛇尾。馬政府是製造高房價泡沫經濟、擴大社會貧富差距的始作俑者,課徵富人的奢侈稅是早就應該做的事情。過去馬政府諸多重大財稅改革政策都是「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此次「奢侈稅」政策勢必也會受到既得利益者的強烈反彈,馬政府應該劍及履及,在立法院本會期儘速完成立法並即刻實施。
- 通膨造成貧富差距更擴大。 同樣面對物價上漲的浪潮,富人可以買黃金、保單、房地產來保值,甚至讓富人原本擁有的資產水漲船高;窮人卻要花更多的錢用來購買食物上面,結果是富者越富、窮者越窮,社會的相對被剝奪感更重。縮短貧富差距,政府光是對富人課徵「奢侈稅」是不夠的,更需要全面性的稅制改革,同時協助中低階層對抗物價上漲,降低對生存的衝擊。
- 打擊房地產投機客應列為「健全房市」重點。如同嚴查不法囤積哄抬是平抑物價的重點工作一樣,全面打擊房地產投機客也應列為平抑房價的重點。除了針對「非自用住宅」在二年內轉售,加徵課稅十至十五%「奢侈稅」之外,也應該嚴查房地產投機客,對於囤積土地、房屋者不給予貸款、降低第二套房貸貸款成數、加強市場監測和資訊披露等更全面性的作法。
2010年9月9日 星期四
馬政府執政下的貧窮圖像
吳揆上任週年,各項數據顯示這是台灣悲慘痛苦的一年!馬政府為台灣帶來歷史新高的家庭暴力事件94,927件、貧窮家庭107,970戶、原始貧富差距8.22倍、青年失業率14.67%、青年就學貸款86萬多人、薪資倒退13年、儲蓄負30,697元。這一年是青年貧窮無望,弱勢族群史上最艱難,以及貧富差距史上最嚴重的一年!
一、家庭暴力事件創歷史新高達94,927件次,近一年成長高於歷年
根據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的家庭暴力通報案件統計,顯示2009年家庭暴力事件高達94,927件,創下歷史新高記錄!遠高於2007年的76,755件。且成長度數極快僅2008年至2009年一年就暴增10,832件,2005至2006年增加4,762件,2006年至2007年增加5,913件,近一年增加速度明顯偏高。
二、受暴兒童事件創歷史新高達17,476件
根據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的家庭暴力通報案件統計,顯示兒童受暴事件創下歷史新高紀錄,2009年高達17,476件,高於2007年的14,243件許多。
三、老人虐待事件創歷史新高達2,711件,近一年成長高於歷年
根據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的家庭暴力通報案件統計,顯示2009年老人虐待事件,高達2,711件為歷史新高紀錄。2007年有1,952件,2008至2009年增加了440件,老人虐待的事件近一年明顯增多。
四、待援弱勢兒童總量高達近47,000人,創家扶基金會60年來新高
家扶基金會去年新增9,000名受扶助兒童,總數量高達近47,000人,創家扶成立60年來新高。另外,兒童福利聯盟去年照顧的弱勢孩子,也從2,000人增至3,000人,受助兒童共約50,000人,等待協助的弱勢兒童明顯增加。
五、低收入戶有107,970戶,人數為263,925人,雙雙創歷史新高
根據內政部低收入戶戶數及人數統計,2010年第一季的資料顯示,低收入戶數有107,970戶,人數共計有263,925人,均創下歷史新高記錄!比較2007年的90,682戶,2008年的93,032戶,顯然2009 年貧窮人口大幅成長。
六、全民健保被鎖卡高達60萬人
健保費一旦積欠超過三個月、金額達7,500元以上,經催繳仍未繳者,就會被鎖卡,根據健保局統計,目前(2010.09.03)遭鎖卡的民眾約有600,000人。
2010年8月16日 星期一
給劉憶如上一堂課
日昨民進黨電視廣告質疑ECFA將使台灣「香港化」,擴大貧富差距,經建會主委劉憶如馬上跳出來辯稱「香港簽CEPA前貧富差距已大,CEPA與香港貧富差距是兩回事…ECFA反而可以縮減貧富差距」。對於負責擘畫台灣經濟舵手的劉憶如說出此番言論,令人感到詫異。
香港是在2003年與中國簽訂CEPA,根據香港政府統計處公布的「2006年主題性報告:香港的住戶收入分佈」顯示,香港的基尼係數(數字越高表示貧富差距越嚴重)從2001年的0.525上升至2006年的0.533,是香港從1971年進行紀錄以來的最高數字。同時家庭收入最高的百分之十和最低的百分之十,所得倍數差距則是從2001年的26.9倍上升至2006年的32.5倍,說明香港在簽署CEPA之後,富者越富、窮者越窮的現象確實存在。
另方面,CEPA對香港的產業及勞動市場所產生重大的影響,使得「長工時、短工資」的邊緣勞工,逐漸成為香港社會中低階勞工的多數,是就業貧窮與社會貧富差距的不斷惡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每月就業收入少於5,000港元者,由1997年的30萬7千餘人增加到2006年之52萬8千人,增幅超過七成;每周工時55小時或以上者由1997年之50萬1千人增加至2006年之93萬4千人,增幅超過六成。
無論是香港的CEPA或是台灣的ECFA,在本質上都是屬於自由貿易的一環,在全球化、自由化的浪潮中,資本家以及跨國企業往往是贏家,輸家多是無法移動的勞工及農民。台灣過去與中國經貿的交流開放過程中,雖然維持出口貿易的暢旺,但也因大量的企業外移到中國投資,許多人的工作因為工廠外移而消失,而繼續保有工作的人的薪資收入,這十年來則是停滯不前。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