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就業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就業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2年7月20日 星期五

青年就業情勢與對策

台灣青年就業問題嚴重,政府的青年就業政策卻明顯不足。民進黨(7/18)邀請林萬億教授蒞臨中常會,會中針對青年就業情勢進行報告並提出對策。 民進黨認為,行政院應為青年創造好的就業機會與條件,而不是只提出拼湊、短期、不連貫的政策。此外,政府應該調整我國的產業結構體質往低耗能、高就業、在地化的經濟發展方向發展,對於失業青年要給予最多的關懷,譬如給雇主雇用的獎助,或提供青年職業訓練和津貼,協助青年獲得好品質的就業機會。本黨也將持續關注青年就業問題,給青年朋友更多的溫暖與協助。

2010年7月9日 星期五

ECFA早收(損)清單謊言七:台灣對中國開放的服務業早損項目已超過百項

謊言七:馬政府說,服務業早收(損)清單,中國開放11項,台灣只開放九項。

真相是:台灣對中國開放的服務業早損項目已超過百項。


 事實上,在簽署ECFA之前,台灣早已經透過《大陸人民來台投資許可辦法》行政命令,用切割處理的方式對中國開放百餘項服務業以及來台投資項目,也就是說,台灣服務業的早損清單早已超過百餘項,馬政府卻事前放棄台灣談判的籌碼,用暗渡陳倉的方式,讓國人誤以為早損清單僅有九項。

    其中,中國要求台灣開放的服務業第一項就是「研發服務業」,令人懷疑其目的,是否要藉此管道竊取、移轉或吸收台灣的研發技術與人才。「研發服務業」對台灣影響層面深遠,包括資策會、工研院、中衛發展中心,甚至中經院、台經院都是研發服務業。以工研院為例,不但是台灣最大的產業技術研發機構,更是孕育台灣半導體產業的溫床。

    而「經紀商服務業」的模糊地帶很大,只要是從事有形商品買賣、居間有收費的行業,除另有規定,都納入其中,可預期未來中資服務業申請來台,這部份將最多、也最難審查,將造成管理上的漏洞。

    再者,隨著服務業的開放,眾所皆知對岸國籍的董監事、高階經理、技術主管人員等白領,早就被允許進入台灣,ECFA生效後將進一步擴大,嚴重衝擊台灣白領階級的就業市場,馬政府不應該如此魚目混珠。

2009年10月21日 星期三

兩岸簽ECFA 受損勞工是受益人數的兩倍

2009年7月29日

針對經濟部7月29日公佈委託中華經濟研究院所做的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評估報告,以及早先由遠景基金會率先公布委託相同研究機構,透過GTAP7經濟模型預估的結果(附表)顯示,兩岸若簽署ECFA,將極不利於台灣的電機及電子業、蔬菜及水果、木材,以及其他運輸工具等產業。分別加總受益及受損行業的從業人數,更可以發現受損產業的從業人數是受益產業從業人數的兩倍以上,與中國簽署ECFA勢必將造成台灣勞工失業問題的進一步擴大。

該份研究報告中也發現,兩岸簽署ECFA後,台灣雖然對中國的出口增加,但是同時也會排擠到對其它地區的出口,尤以排擠對日本、東協四國、美國及歐盟的出口最多,且各產業普遍呈現此現象,將導致台灣對中國的出口依賴提升。民進黨認為,全球化的連結發展才是台灣經貿戰略的正確方向,與中國簽署ECFA的結果卻是讓台灣的經濟鎖在中國,將增大台灣經濟波動的風險性。
馬政府ECFA的評估報告,應該誠實清楚地讓人民知道對哪些產業有利,對哪些產業有害,尤其是對勞工、農民、在地傳統產業的衝擊。即使馬政府保證不擴大開放中國農產品,但是現有對中開放的農產品,也會因關稅的調降讓大量的廉價中國農產品入侵,造成台灣農民的生計受創。像過去台灣為因應加入WTO對國內農業可能產生的衝擊,就編了一千億元規模的「農產品受進口損害救助基金」,韓國與美國簽FTA也提撥了30.5億美元(約1,000億台幣)的救濟資金,支援受衝擊的弱勢產業及勞工,這次經濟部針對ECFA對所有行業的衝擊僅準備編列三百億元的「因應貿易自由化產業結構調整基金」,無法有效因應ECFA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

關於報載經濟部政務次長鄧振中已透露ECFA報告結果「相當正面」,對於洽簽ECFA對電子電機產業的負面效益,官員也說工業局已用“專業方式調整”,彌補模型限制缺失的做法,馬政府一路騙到底,從經濟六三三、股市上兩萬點、失業率年底降到4.5%、陸客來台觀光每年創造六百億元商機、856億元消費劵可增加0.64個GDP百分點,每一項數字都是經過經建部門用“專業方式調整”,但結果證明都是「騙很大」。馬政府不但是無能導致誤判情勢,同時也是自欺欺人,對人民的誠信已經完全破產。

〈附表〉 兩岸貿易自由化對台灣產業及就業市場的影響


產業
產量變化率(%)
從業人數(人)
受益產業
化學塑膠橡膠
13.14
302,282
機械
12.973
234,811
紡織
14.584
114,253
鋼鐵
6.227
64,595
石油及煤產業
6.692
20,247
合計
736,188
受損產業
電機及電子產品
-9.3
866,794
蔬菜及水果
-5.376
602,400
其他運輸工具
-4.296
64,024
木材製品
-4.454
19,565
其他製品(育樂用品、醫療器材等)
-1.821
74,488
合計
1,627,271





















資料來源:
1. 遠景基金會委託中經院研究報告,「ECFA與台灣經濟效益評估」,2009年6月(史惠慈、楊書菲、吳佳勳)。
2. 主計處2006年『工商及服務業普查』、2005年『農林漁牧業普查』(每5年普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