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美國牛肉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美國牛肉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9年11月17日 星期二

國民黨「開放美國牛肉」的政策騙很大!!


































資料來源:http://southnews.ning.com/profiles/blogs/kuang-niu-bing-bsede-you-laiHäufigkeit der BSE - Erreger in verschiedenen Organen BSE病原體在各器官。

2009年11月12日 星期四

過去民進黨執政時期對“開放無骨牛肉”採取立場透明、健康、 主動權、行政立法一體、堅定的立場及政策,證據在此!

過去民進黨執政時期對”開放無骨牛肉”採取立場透明、健康、主動權、行政立法一體、堅定的立場及政策,證據在此:

當時民進黨執政時期,針對相對較低風險的無骨牛肉,確實遵守公衛食品安全風險管理基本原則,做好食品安全防衛的措施,且疫區一旦有疫牛,即全面禁止 ( 2003 及 2005年共二度禁止美牛肉進口);而且在2005-2006年期間,陳重信教授以立法委員暨公衛專業學者的身份,即要求衛生署必需做好五項必要措施,才可解除民眾對無骨牛肉風險的疑慮,民進黨政府確實做到下列五項:

  1. 一定要做好本土性風險評估,不能只依賴OIE、WHO或哈佛的報告、應做好國人飲食習慣為主的本土性健康風險評估報告。
  2. 做好風險溝通:北、中、南 至少10場以上的公聽會,在立法院至少 1場。
  3. 最重要的是,要尊重立法院,把立法委員及民意當夥伴,對立法院要透明,不分黨派,時時向委員會報告。
  4. 2006年終於促成立法委員赴美實地驗查及協商(含跨黨派立法委員、陳重信等6人,計有國民黨、民進黨、親民黨、台聯四個不同的政黨,2006年7月19日至 7月21日赴美查証,拜訪美國農業部(USDA),美國農業部食品安全檢查署(FSIS),動植物健康檢查署(APHIS),及FDA,表達國人仍存有的疑慮。
  5. 堅決反對帶骨,絞肉, 內臟, 腦 ,骨髓,眼…等進口入台灣。

當時 (2005-2006年),行政院衛生署從善如流,與立法院互動雖偶而有所摩擦,但對比當前的1022議定書事件,立法院、行政院長,甚至衛生署長,非但不在決策圈內,事後卻仍然完全狀况外的窘境,可說是天差地別,缺乏政策風險的溝通,加上民眾的憤怒,終而引起政治風暴。

2009年10月30日 星期五

針對蘇起聯合晚報談話的回應,真相在這裡!

針對2009年10月28日聯合晚報A2版報導有關國安會祕書長蘇起說開放美牛他做到比民進黨執政時代更嚴謹的把關乙事,特別提出反駁說明:

一、 民進黨執政時代,特別重視食品安全與消費者健康最為優先,針對美國牛肉的開放做了最為嚴格的把關,同時嚴加注意與掌控美國狂牛症的疫情。而嚴格的風險管理如圖所述(下圖:民進黨執政嚴格控管美國牛肉進口時程表)。

民進黨執政時期嚴格管控美國牛肉進口時程表

2003/12/24

美國發生第一起狂牛症。

2003/12/29

立即依照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禁止飼料用美國牛肉製品進品,如骨粉類等。

2003/12/31

依照食品衛生管理辨法,立即禁止人類食用牛肉的進品,美國牛肉即馬上被禁止進口。

2005/04/16

經與美國多方咨商與談判,有條件開放美國肉塊進口,而特定的危險部位如帶骨牛肉、腦、脊髓、內臟等均禁止進口。

2005/06/25

之間,美國又發生一例狂牛症病例,立即禁止美國牛肉塊的進口。

2006/01/15

重啟談判後,才恢復有條件的開放美國牛肉塊的進口,其餘部位仍禁止進口。



二、 在2003年12月31日民進黨政府禁止進口美國牛肉之後,美國政府曾多次要求開放,而當時執政的民進黨政府則以嚴格的科學方法做相關風險評估,目的就是為了防杜狂牛症入侵台灣。而在禁止進口期間,農委會與衛生署均多次派人前去美國進行檢查與確認美國改進措施是否落實,經確認後才在2005年4月16日有條件的開放美國牛肉的進口;也顯示出民進黨政府以保護消費大眾的健康為前提,並以科學的方法檢查食肉的衛生安全為最高優先,而不是如同蘇起所言。


三、 民進黨執政時期,上述相關做為與說明,在農委會與衛生署均有記錄可供查證;可說明民進黨政府為了照顧消費者的安全與健康,嚴格把關並以科學方法及風險管理的多重管控模式,非常謹慎的處理美國牛肉進口相關事宜。

尊嚴農業,接軌世界-看清馬政府農業政策的假象

文/政策會
隨著政府大張旗鼓地宣布開放美國牛肉(包含帶骨及內臟)進口政策的同時,不僅立院朝野立委砲聲隆隆,就連首善之都台北市亦強烈表達反對的立場,呼籲中央應以民眾健康為考量,重新評估開放美國牛內臟進口政策,而台中市隨後立即表示,考慮願意跟進,並基於保護市民健康安全,在不違反中央法令原則下,採取嚴格的篩檢。假使將時空拉回至數日前,馬總統回鍋繼任KMT黨主席時,宣示KMT黨政合一,加上能源稅的後續效應下,馬總統要求各部會在政策未定前勿對外發言。一連串輕率的政策措施,已使得人民對於政府的施政方向,彷彿是霧裡看花,對於對外的貿易政策,猶如是喪國辱權,倘若進一步分析及對照KMT與DPP開放美國牛肉的前因後果,將不難發現國民黨長期如何看待台灣農業的基本價值,與民進黨多年來捍衛台灣農業的基本尊嚴。說明如下:

1、 外交談判方面,民進黨堅持捍衛灣國家主權及經貿的利益
長期以來,台灣牛肉消費市場超過90%為外國進口牛肉所佔據,主要包含美、加、紐、澳等四國,而台灣自產牛肉的供給卻無法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由此得知,台灣對於牛肉進口的需求多仰賴上述四國的提供。自狂牛病爆發以來,美、加出口牛肉紛紛遭遇各國禁止進口,然而我國牛肉消費市場的需求卻沒有明顯的下滑,其進口數量的變化僅在於美、加、紐、澳四國所提供數量的不同。因此,民進黨政府當時即立即要求美方,禁止進口美國牛肉,爾後縱然開放,亦僅要求開放美國牛30月齡以下之牛肉肉塊進口,並符合符合國際規範,以增加對美軍事採購及外銷電子產品的籌碼,同時不造成國內牛肉供給的影響。反觀國民黨,對於即將開放的美國帶骨牛肉,不僅造成社會人民全面性的恐慌,更無法獲取台灣在經貿上的任何利益(TIFA早已簽署,軍購毫無進展,美簽只利少數人),更使得台灣於美、中、台三角關係上趨於劣勢,國家主權及農業利益節節敗退。

2、 農業協議方面,民進黨要求具風險性進口農產品應檢附生產履歷
綜觀狂牛症的演變,人類一旦得病,普力旺變性蛋白發病潛伏高達10年,目前在醫界無藥可醫下,開放美國牛肉政策將全面失守,將造成人類的死亡。因此,舉證有疑慮的牛肉產品愈發重要,而美國牛籍管理現今仍採志願制(牛籍管理的概念亦同於生產履歷),為維護國人食用生命安全,縱使開放美國帶骨牛肉進口,協議中必須要求進口的美國牛肉必須檢附生產履歷(如同歐盟及日本對我國水果出口的要求一般,不符規定,全面退貨),而非北市「拒絕使用美國牛內臟、絞肉與脊髓自主管理聯盟(僅約束肉品流通的中間店家,無法管理源頭,毫無效果)」,且一旦發現有朊毒體蛋白陽性反應之牛隻,台灣隨即暫停所有美國牛肉的進口。

3、 地方產業方面,民進黨致力推廣台灣優質農產品並與國際規範接軌
面對牛隻朊毒體蛋白的全面襲擊,多年政府為本國的畜產業做了些什麼?我們可由下列事件,來比較兩黨的差異。自2008年3月以來,民進黨政府即積極的輔導畜產加工廠商,加入HALAL的認証制度中,HALAL的認証不僅是回教國家肉品通行的身份證,更深層的代表意義是:台灣優良的畜產肉品,已獲得非普力旺變性蛋白疫區的認可。倘若進一步就整體來看,民進黨政府更於2007年1月29日起全面推動生產履歷制度(TGAP),從中央到地方,戮力於將台灣優質農產品與國際接軌。反觀國民黨政府,從2008年馬政府執政之路開始,即推翻民進黨多年來打下良好的生產履歷基礎(連中國都加入了生產履歷制度),積極規劃讓美國牛肉進口台灣,卻又聲明不拿國人健康與經貿利益作為交換利益條件,並大走農業發展的倒車,執意續推CAS制度(僅適用於台灣),僅選擇部份產品加入產銷履歷,並大聲疾呼邁向無毒農業島,這樣的執政態度,可說是對於農業基本價值極大的諷刺。此外,由於台灣即將擴大開放美國帶骨牛肉的進口,將使得台灣肉品外銷被歸為與美、加、英等爆發疫情的高風險疫區,如此一來,不僅讓台灣優良畜產品盡失國際優勢,同時將付出多年形塑台灣優良農產品品牌的代價。

4、 社會安定方面,民進黨全力維護社會大眾的健康安全與保障升斗小民的經濟生計
自從2005年4月16日民進黨政府有條件地開放美國牛肉進口以來,皆是基於保障國人健康安全。同樣地,國民黨於11月2日上路的「修正美國牛肉及其產品之進口規定草案」,卻是代表著帶骨牛肉全面的開放(除腦、眼、脊髓及頭骨等部位,是達成原則上不進口的共識),即呈現了民進黨與國民黨農業政策價值的差別。當國家遭受強國的經貿威脅或是軍備勒索時,民進黨選擇與台灣人民的福祉站在同一陣線上,而國民黨卻屈於強國的各項要求,陷入表面的國家自我安全。此外,一旦帶骨牛肉全面開放,國人食物鏈將籠罩在病毒中,中低下階層的人民及攤販的生計將首當其衝,健康安全及營業收入亦不復見。

2009年10月28日 星期三

台韓進口美國牛肉條件不一樣,政府官員別再騙!



台灣韓國進口美國牛肉條件比較
轉載自 : 立法委員管碧玲辦公室
條件
台灣
韓國
說明
協議主文
20條
25條


主文之補述
4條
1條


追加協議

QSA 腦眼頭骨脊髓
獸醫參與美國檢驗
台灣協議主文並無QSA規定
QSA品質系統評估
主文內無
列於追加協議


BSE外之檢疫規定

口蹄疫(12個月)
牛瘟疫、傳染性牛胸膜肺炎、多種塊皮膚病等(24個月)
無前述疫苗接種
韓國協議2
其他疫病之暫緩出口

違反上述 立即暫緩
韓國協議3
肉商持有購買紀錄

維持2年
韓國協議14
殘餘物管制



韓國協議18
包裝材料要求



韓國協議19
運送、密封要求



韓國協議20 21
出口標示


2、18、19、20


對不合格者之檢驗
既定檢驗
Scheduled system audit
抽檢
System audit
定義項目-(8)嚴重不合格
風險物質移除維持計畫
得維持
應維持
14 台10
諮商啟動
7個工作天
7天
25 台20
加拿大牛
30月以下於美國飼養未滿100天視同美國牛

台灣禁止加拿大帶骨牛肉
複檢限制
複驗5批(總共3次)
複驗5批
23 台16
90天內拒絕美商名單


韓協議附錄3
180天另開諮商


韓協議附錄4
參與美國調查


追加協議
腦眼頭骨脊髓之進口
不特定廠商提出

未提列者查到退回
限韓國廠商提出
不提出不進口
查到退回
台灣於主文18條
韓國於追加協議中
如有錯誤,請不吝指正 ly11059a@ly.gov.tw

光靠地方政府抵制美國牛肉有用嗎?

一、 概況
  • 2009年10月23日馬政府與美國簽署「美國牛肉輸台議定書」,重新開放美國帶骨牛肉、絞肉、內臟,與加工肉品,造成國人的恐慌。

  • 2009年10月26日台北市長郝龍斌召開記者會,公開反對馬政府開放美國牛肉的政策,並呼籲中央,以民眾健康為優先考量,重新評估此政策;其他縣市亦提出各類抵制措施。


二、 地方政府抵制政策之分析
  • 地方政府抵制政策可能遭遇之問題表列

抵制政策類型1

推動「拒絕用美國牛內臟、絞肉與脊髓自主管理聯盟」與自主管理認證機制

不具強制性

是否加入聯盟的認證,是由各經營者、或其他縣市自主決定,並非法律強制規定,對於一般國人健康安全仍有保護上漏洞。

聯盟無法跨縣市執法

基於地方自治固有權限,地方政府的衛生局、消保官不得擅自進入其他縣市執行檢驗工作。因此對於將肉品加工廠設置於外縣市的肉商,公權力將無從查核。

檢驗機制成效尚待商榷

地方規模編制的自主聯盟,在人力及經費上得否負荷此業務執行量,值得存疑;倘若無法承載,將使不肖業者得魚目混珠販賣美國牛肉內臟、絞肉或脊髓,混淆消費者對認證的信任感,連帶拖垮其他廠商。

抵制政策類型2明確標示肉品來源國

對熟食無從查核來源

1.對未加工過的進口牛肉,明確標示肉品來源地的方法,或許可行。

2.但是,對加工過的熟食(如以組合肉烹煮的漢堡肉),將無從查核其肉品來源。

抵制政策類型3無美國牛營養午餐

恐連帶波及台、紐澳牛肉市場

業者無從辨識牛肉、牛內臟,是否為美國進口,為了避免政府屢次檢驗,或日後誤食狂牛症肉品學童的求償責任,業者恐不烹煮相關肉類,以杜絕後續衍生問題,這將直接波及牛肉市場。

抵制政策類型4設置專區陳列

對半成品、熟食無從查核來源

1.對於消費者辨識牛肉生食的來源,確實有正面助益。

2.但是對於半成品、烹煮過的牛肉熟食,消費者並無多餘精力作區別,事實上也沒有專業能力作判斷,僅能信賴商家口頭上的保證,並沒有一套值得信賴的機制。

抵制政策類型5發起拒買運動

1.拒買運動,僅為運動,並不是公權力的作為

2.對半成品、熟食,消費者無從辨識


  • 總結上各問題點,可知地方政府礙於組織人力、法令權限及經費,能採行的有效抵制政策,非常有限。況且,過於強調地方政府應採行抵制政策恐會造成下列三種反效果:
  1. 地方政府間接替中央政府減壓、解套。
  2. 抵制措施的倉促建立,漏洞顯而易見。若缺口出現,造成防範機制可信性崩盤,將致使國人 陷於恐慌,反而拖累所有商家。
  3. 中央政府未善盡替全民健康把關之責,卻轉嫁由資源貧乏的地方政府買單,有失公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