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2日 星期五

無感預算: 體檢102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

無感預算:體檢102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
102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在國內景氣低迷之際送交立法院審查;據行政院經建會最新公布之景氣燈號,我國已經出現罕見的連續十個月藍燈(景氣衰退),不但打破金融海嘯時期的紀錄,還創下史上第二長的景氣衰退。今年四月,馬政府在歐債問題蔓延、國際經濟風險升高、石油價格開始下跌之際,強行推動油電雙漲,在錯誤的時間,推動錯誤的政策,以致帶動民生物價全面上漲,重創基層人民生計,並加重中小企業負擔;國人不得不懷疑,馬政府顯然無法因應國內外景氣低迷不振的情勢。最新的民調顯示,逾八成的民眾認為振興經濟無效的原因主要是政府沒有魄力(35%)、決策錯誤(32%)、能力有限(16%)。
馬政府雖於八月起召開五場財經會議商討因應對策,行政院所轄相關部會也相繼提出諸多振興經濟對策及方案,惟口號滿天飛,卻無完整的規劃,更缺乏實際的作為。時值國家經濟情勢險峻之際,執政者理應在國家預算中提出振興經濟措施之相應預算方案,但檢視102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執政者所稱之振興經濟相關預算,只是將過往年度已執行之方案或計畫重新包裝、組合,根本未見因應當前險峻經濟情勢之相關預算;計畫歸計畫,預算歸預算,兩者毫無相關,馬政府短期、中長期因應景氣、振興經濟的承諾,顯然是空談。
在預算規模已大幅膨脹的情況下,面對嚴重的景氣衰退,馬政府在預算編列上不但未能有提振景氣之舉,甚至反其道而行,如:公共建設的經費大幅縮編至十年來最低水準,捐助中小企業信保基金減列近三成等,顯見馬政府當前最大問題並非經費不足,而是預算編列失序、資源錯置浪費,沒有把錢用在對的地方,無能推動落實改善人民生活的有感經濟對策。
國家之預算編列係反映執政者之施政理念,民主進步黨認為,從總體而論,102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問題重重,就短期而言,明年度總預算案有四大嚴重缺失:不能支援產業、不能保障就業、不能照顧弱勢、以及不能穩定物價等,難以挽救當前危急之經濟情勢;從長期來看,明年度總預算案持續馬總統上任以來的結構性編列問題:政府效能不彰、資源錯置浪費、預算過度膨脹、以及財政缺口鉅大等問題,如不及時改正,恐將進一步惡化日漸困窘的國家財政。預算理應是執政者貫徹意志、實現計畫的工具,但102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凸顯執政者面對國家危急時刻,根本無計可施之困境。
壹、 當前經濟現況
自去年以來,主計處已八度下修今(2012)年度的經濟成長預測,目前面臨「保一」的防衛戰,許多民間專業機構的預測甚至更不樂觀。
GDP經濟成長率(季別)


行政院經建會的景氣燈號連續十個月出現藍燈,不但打破金融海嘯時期的記錄,還創下史上第二長的景氣低迷。

八月份失業率4.4%創過去一年以來新高,在亞洲四小龍中最為嚴重 (韓國3.0%、香港3.2%、新加坡2.0%)

在物價方面,馬政府推動油電雙漲,結果導致民生萬物齊漲,八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3.42%,創四年來單月最大漲幅。但百物皆漲,只有薪水未漲。若加計物價上漲因素,201216月平均實質經常性薪資34,505元,比13年前(1999)時的實質經常性薪資34,845元還低
    經濟景氣低迷,國家債務持續惡化:中央一年期以上債務餘額預計101年底將達5.05兆元,馬政府執政四年多,國債累計增加的速度為歷屆政府中最快。

中央政府債務未償餘額           
                                                                                                                       新台幣:兆元

資料來源:財政部,2012年為預算數
貳、短期難救經濟情勢
面對嚴峻的經濟情勢,政府在總體經濟治理上本應透過預算的執行,以維持經濟成長動能,並協助中小企業和勞工度過難關,和緩經濟下探的衝擊。
惟檢視馬政府近來提出的主要經濟政策,從去年的「黃金十年國家願景」、「經濟景氣因應方案」,到今年9月剛出爐的「經濟動能推升方案」,可發現其內容龐雜零散、缺乏優先順序,多數為現行業務與既有計畫的重新包裝或組合,而且其中多項重要措施的預算還被刪減、甚至未編列,顯見馬政府的施政及總預算的編列與現實脫節,政府失能、預算失序。
我們認為,就短期而言,102年度的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有「四大不能」的嚴重缺失,若未通盤檢討大幅修正,刪除浪費、不必要的支出,並調整施政的優先順序,將無法有效因應當前經濟情勢變化的衝擊,滿足協助中小企業、弱勢照顧等殷切的基本需求。
一、不能支援產業
102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規模近兩兆元,公共建設部分編列僅1,918億元,若整體來看,連同治水與附屬單位預算,102年度中央政府投入公共建設的預算合計僅3,797億元,較上年度減少188億元,創近十年新低;以投入的比例作為比較基礎,差距則更明顯,102年度中央政府公共建設投資占GNP比例為2.56%,相較於94年度的3.96%,減少近三分之一。
以歲出政事別來看,經濟發展支出與促進經濟成長的關聯性最密切,102年度的總預算案本項部分雖比上年度微增44億元,但若加計特別預算僅達2726億元,總體經費卻是五年來最低,比上年度減少144億元。
行政院長力推「經濟動能推升方案」的主要策略為「產業多元創新」、「三業四化」,但合計辦理相關業務的機關,「工業支出」的經費卻大幅縮水,102年度編列76.5億,較上(101)年度法定預算107億,減少近31億,減幅達28.7%。以經濟部工業局102年度預算為例,其主要業務所需的「工業技術升級輔導」預算減少10.5億元,減幅16.2%;馬政府在產業最需要協助之際卻持續刪減工業支出預算,令人匪夷所思。另外,為促進投資建設,「由國發基金匡列百億元,引導創投資金投資策略性服務業」的政策,也只是口號救經濟,並無新增預算,甚且102年度國發基金對於「加強投資中小企業實施方案」竟減少3億元。
此外,中小企業提供台灣七成以上就業,但卻易受到景氣循環的衝擊,因此照顧中小企業可以減少關廠失業,避免失業問題持續惡化。但馬政府竟反其道而行,持續刪減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相關預算。捐助中小企業信保基金等經費僅編列40億元,較上年度減少16億元,刪減幅度高達28%,此舉如同政府雨天收傘,完全未考量景氣衰退對於中小企業的衝擊,也使馬總統的政見跳票,違反每年編列100億元預算的承諾。職司輔導中小企業的經濟部中小企業處預算,也呈現連續四年削減的情事。比較歷年經費,預算規模從98年起連年下降,102年僅編列52億,較98年度減少高達31億元,減少近四成。 
從明年度預算可知,馬政府經建預算的編列,與當前經濟情勢脫節,不但公共建設 投資創十年新低,經濟發展支出五年來最少,加上執政者長期忽視中小企業及傳統產業的發展,未積極協助中小企業轉型、升級。這樣的預算結構,根本無法減緩當 前景氣衰退的衝擊、支援產業,短期內除了不能維繫經濟成長的動能,協助陷入暫時性危機的中小企業渡過難關,長期恐怕導致國家競爭力與製造業根基的流失,對 於經濟的未來發展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

二、不能保障就業
台灣近年失業問題的惡化,主要係因三角貿易的盛行,製造業外移、海外生產比例不斷升高,導致就業與GDP的成長脫鉤。但馬政府上任以來,延續往年國民黨唯GDP成長政策,重科技、輕傳產,忽視製造業,以致結構性失業大幅升高,無法有效因應全球化的衝擊,創造足夠的就業,並避免就業機會的流失。
根據97年度主計處的普查,每投入一億元資本,科技業可創造6.4個就業機會,傳統產業卻能創造16個就業機會,差距2.5倍。馬政府過去曾提出若干促進失業之短期雇用措施,整體方案所費不貲,大幅加重政府的財政負擔,但其效果卻僅止於美化帳面的失業率,並未對症下藥,例如推動產業結構的調整、發展在地經濟、強化人才培育等對策,從根本著手改善失業問題。
98-101年促進就業方案」等各項促進就業及培訓子計畫,包括引起諸多爭議造成大學畢業生低薪化的22K方案,四年合計投入經費高達495億元,原先預計於101年底達成3%失業之政策目標,但其執行成效與預期效果差距甚大,施行迄今失業率從未低於4.1%,今年八月失業率達4.4%,仍然高居不下。
教育部於98年就提出三年200億的「技職教育再造方案」,但卻找不到經費,每年以不到百分之五的進度辦理,102年「技職教育再造方案」也只有3億元的預算。相較之下,「泳起來方案」三年投入39億元、運動島計畫三年編列100.6億。此外,102年度的「技職教育與產業發展」也從101年度的30.9億元減少為25.2億元,減幅逾18%;而在15億元的高中職優質化經費中,高職部分也僅編列約5億元,顯未重視技職體系的重建,無法為台灣的傳統產業、製造業培育符合產業需求的人才,而使產業競爭力流失,因此不能保障就業。
三、不能照顧弱勢

經 濟險峻的時刻,弱勢者是受衝擊最早,也是最嚴重的一群,政府本該即早未雨綢繆,編列充足的社福支出,保護弱勢者度過經濟難關。但查明年度總預算案中,實質 有效的社會福利支出不但未隨經濟衰退而增加,反更為減少,如此編列預算將無法產生穩定內需的景氣循環效果,更無助於提振消費信心,當然也不能照顧弱勢。
102年度社會福利支出4,390億元,占歲出比例22.6%,比101年度僅微幅增加36億元,其中許多項目並非社會福利支出,例如直轄市非設籍勞工保險欠費專案補助52億元,直轄市非設籍健康保險欠費繳款專案補助66億元等項目,係中央政府為當年台北市積欠保費官司敗訴解套、善後之款項,原歸類為「專案補助支出」。 
102年度社會保險支出2,970億元,占社會福利支出67.7%,較上年度增加85億元,但為撥補社會保險政府應負擔款項不足數或財務短絀者,例如撥充國民年金保險基金以支應國保中央政府應負擔款項不足數、增列撥補公教人員保險養老給付、補助直轄市勞健保欠費、補助勞工健保政府負擔等項目,合計大幅增加230億元,顯示社會保險支出的成長不是因為新增政策,也不是弱勢照顧的完善,反而是政府償還債務的增加,造成資源的排擠。 
社會福利支出的其他四個分項,社會救助、福利服務、國民就業、醫療保健等支出,合計1,419億元,占社會福利支出32.3%,較上年度減少近50億元,其中福利服務減少46億元,扣除兒童局「兒少醫療補助」增列8.6億元償還以前年度積欠健保局之保費,實際減少達54.6億元。綜上,明年度社會福利支出受到政府債務償還的影響,實質支出不增反降,可用於弱勢照顧的經費明顯受到排擠。
四、不能穩定物價 

維持物價的穩 定是總體經濟治理的基石,亦是促進經濟健全發展不可或缺的要件,因此各國政府無一不將穩定物價視為最優先的政策目標,以避免通貨膨脹失控。但馬政府卻反其 道而行,屢次帶頭漲價,兩度於大選後大幅調漲油、電價格,破壞了台灣長期以來物價穩定的環境,造成民生必需品價格水漲船高,萬物飛漲。
 馬政府任內創下多項物價大幅上漲的紀錄,例如,2008年物價增加3.53%為18年來最高紀錄,今年物價再度在油電雙漲的推波助瀾下大幅上漲,前三季增加1.96%,但民眾預期物價持續上揚的心理未見消退,全年度物價「保2」的承諾恐將跳票,相較於2000-2007年平均每年僅溫和增加0.89%,五年來物價明顯大幅上漲。

公營事業的成立並非以營利為目的,而是肩負穩定民生物價等具促進公共利益的政 策任務。但馬政府在未檢討、改善公營事業營運積效之前,竟冒著引發通彭的風險,僅以其財務上的盈虧為由,要求反應成本,強行推動油電雙漲,把其人員浮冗、 經營不善等積弊之成本轉嫁給全民,這樣的作法無異於變相加稅,雪上加霜,使已經入不敷出160萬戶家庭、三百萬人的生計陷入更艱困的處境。
經查,100年度中油虧損324億元,油價在今年5月平均大幅調漲逾10%後,今年立即大賺94億元,102年度的淨利預估更高達175億元,但營運效率卻未改善,營業毛利不升反降,且營業外損失擴大。
台電的情況亦雷同,主要係因人事成本偏高、發電效率低落、備載容量規劃失當,以及不當的能源採購等積弊所造成,但馬政府卻以國際能源價格上漲為藉口,偷樑換柱,要求全民買單,遲遲未推動具體的改革。財報資料顯示,台電96年度仍有累計盈餘466億元,隔年轉為累計虧損258億元,從此財務狀況每況愈下,截至100年度累計虧損已增加至1,177億元,即使2008年來已兩度調漲,明年度的虧損預計仍將持續擴大。
參、長期惡化國家財政
如前所述,一國預算之編列係反應執政者之施政理念。馬政府近來在因應景氣對策、總預算編列方面的表現,暴露出其經濟治理能力的嚴重不足,而從2008年以來政府財政快速惡化的趨勢,則顯現出其行政效能不彰、資源錯置浪費的弊病,以致陷入預算過度膨脹、財政缺口鉅大的惡性循環,使中央政府債務五年暴增1.5兆元。目前總預算的規模近兩兆元,相較於民進黨執政的預算規模,增加約3千億元,如果台灣要更有效因應當前的經濟局勢,除了總預算必須大幅調整,政府效能的問題亦須通盤檢討改善,雙管齊下,才能於恪守財政紀律、不擴大舉債的前提下,確實推動能夠改善人民生活、提振景氣的有感經濟對策。
一、 政府效能不彰
從政府預算之編列與執行可知政府效能;自98年度至101年度為止,愛台12建設已執行四年,累計政府預算編列數高達14,521億元,當初預計可使台灣的實質GDP規模在2009-2012年期間每年平均提高3.39%,平每年增加24.7萬就業機會,但實際執行成效不彰,顯未發揮預期的經濟效益。在這段期間內,台灣的經濟成長平均僅達3.1%,且震盪劇烈、大幅波動,更創下台灣史上最大的經濟衰退(-1.82%)、最高失業率(6.13%)30年來痛苦指數最高、歷任政府舉債最高等紀錄。
又,今年的經濟成長再度陷入保1的窘境,五年內三度跌破2%,失業人數又回升至50萬人以上。同樣受國際景氣下滑拖累的影響,台灣的表現遠不如其他國家,居亞洲12國之末。除此之外,外資來台十年來首度出現淨流出現象,2011年吸引外國人直接投資(FDI)金額,全球排名倒數第二,只贏安哥拉,比北韓還差,反映出國內投資環境惡化、競爭力流失的問題加劇。五年來馬政府經濟治理無能、政策方向錯誤的結果,對台灣未來經濟發展所造成的負面影響日益明顯,而且政府無能振興經濟已幾乎成為全民共識。
根據今年九月的民調,近七成的民眾認為政府振興經濟方案沒有效果,逾八成的民眾認為問題出在政府,逾七成的民眾對台灣未來的經濟發展持悲觀的態度(附件一),顯見馬政府過去幾年來的施政拖累國家整體的發展,大量舉債、耗費前所未見的財政資源,卻實際成效有限、人民普遍無感,因此政府效能必須先求改善,振興經濟才有希望。
二、 資源錯置浪費
夢想家的表演兩天燒掉23仟萬元,建國百年慶典活動總共花費47億元,部分計畫截至1019月尚未完成;「泳起來」專案計畫預計投入78億元大肆興建游泳池,但未考量現有多處游泳設施閒置、維護經費不足、營運不善等缺失的情況,恐怕又將淪為蚊子館建設;為了花博短期性的展出,不惜成本耗費136億元,像放煙火一樣,沒有留下具體的建設;相形之下,為國民健康把關的食品安全管理業務,卻只編列1.6億元,相較於香港的32億元,人均預算僅為香港的七十分之一。
由此可見,馬政府治國無方、缺乏整體規劃,以致政府支出浮濫浪費、行政效能不彰,因此,財政上尚有很大的撙節及調整空間。也就是,政府如果把錢用在對的地方,杜絕浪費,同樣的錢可以做更多的事,甚至可以用更少的錢做更多的事。
三、 預算過度膨脹
自馬政府上任以來,中央政府歲出總額(總預算+特別預算)大幅擴張,使財政收支從接近平衡的狀況快速惡化,98-101年度平均高達19,477億元,相較於民進黨執政時期,歲出平均每年增加逾3千億元。
其中,占總預算用途別比例最高的「獎補助費」從97年的41.6%成長至101年的49.2%,大幅增加2,529億元,增幅高達36%。該項預算約半數用於對團體與私人的補助,獎助比例偏高。102年度預算對團體的補助(包括私校)編列580億元,但相關補助辦法零散、多為行政規則,缺乏一致性的標準,且預算資訊揭露不足,容易造成支出浮濫,甚至私相授受、弊端叢生等問題,無法更有效率地運用國家有限的資源。
102年度歲出總額19,531億元,將連續五年維持近兩兆元的支出規模。用了如此龐大的預算經費,但國人始終看不到具體的政績或重大建設,而且台灣的經濟表現反而大起大落,淪為亞洲鄰近國家之末,顯示其資源使用效能出了問題,必須通盤檢討,並大幅減少浮濫的支出及浪費,才能把納稅人的錢用在對的地方。
四、財政缺口鉅大

       馬政府在98-101年間,中央政府財政缺口合計13,381億元,每年財政赤字平均逾3,300億元,98年度更創下歷任政府赤字金額最高紀錄,四年內使中央政府一年以上未償債務餘額占前三年平均GNP的比例,快速從30.0%攀升到36.9%,平均每年增加1.7%。 
近年來中央政府財政收支表 
 
                                                                                                                                單位:新台幣億元
說明:1.100年度以前()為決算審定數,101年度為法定預算數,102年度為預算案數。
                               2.主計總處資料。
102年度的預算赤字仍高達2,229億元,僅比去年微幅減少79億元,但總預算的差短高達2,144億元,創十年來最高,而舉借債務占歲出比例14.6%,逼近公債法15%的上限,且債務償還數僅編列770億元,占稅課收入6%,違反立院應達7.5%之決議,比上年度減列170億元,而債務未償餘額年年增加,根據明年度預算書,馬總統上任以來,債務未償餘額增加近1.5兆元(幅度高達4成),財政收支結構顯無實質的改善。
97年至102年底未償債務餘額       
單位:新台幣億元
預算以今、明兩年經濟成長1.66%、3.67%為編列基礎,但自去年以來主計處已八度下修今年度的經濟成長預測,目前面臨保1的防衛戰,許多民間的預測甚至更不樂觀。由於企業獲利下滑、薪資成長停滯等因素,102年度的所得稅課收入恐怕高估達數百億元。如果短期內經濟復甦情況不如預期,歲入歲出差短的情形將進一步惡化。  
附件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