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羅倩宜/外電報導〕彭博四日專文指出,台灣就業機會遭中國磁吸,製造業大幅出走,卻未能仿效新加坡經驗,發展出新的成長產業。因此失業率較香港、南韓都高,甚至是新加坡的兩倍。
未能發展新的成長產業
彭博訪問四十七歲的吳文南(音譯),吳表示,十年前丟掉鴻海台灣廠的工作後,一直失業至今,去年一整年幾乎都流浪街頭,現在在捷運站旁發傳單和兜售雜誌。他說:「十年前公司把生產線移往中國後,我的工作就沒了。我沒有足夠的技能來應付這種大環境的改變。」
彭博表示,像吳文南這樣的勞工,是典型台灣早期受惠蓬勃製造業的族群。台灣從六○年代的成衣和玩具製造中心,到現在的電腦和智慧手機王國,三十年來,隨著兩岸互動增加,工廠大量外移到工資低廉的中國,但台灣本身卻沒有發展新的成長產業,因而落後新加坡和香港。
彭博指出,二○○九年全球金融海嘯後,台灣的出口雖有反彈,卻只是在粉飾就業不振的事實。台灣四.四%的失業率,看起來好像只有美國的一半不到,但跟亞太同儕相比就遜色許多,不但比新加坡高出兩倍有餘,也超過香港和南韓。四小龍最新公布失業率分別為香港三.五%、新加坡一.九%、南韓三.二%。
彭博舉例,電子業如宏達電和鴻海,雖然受惠中國的低成本及市場,但以台灣國內市場為主的企業,如統一,營收成長便遠不如電子業。統一去年營收成長十八%,鴻海成長五十三%。宏達電週一公布今年第二季營收一二四四億元,超越彭博預期的一一八九億元。
台失業率是四小龍最高
除了產業發展不一,最嚴重的還是就業外移。彭博引述經濟部投資處數據,光是鴻海旗下的富士康,在中國僱工就超過一百萬人,但全台灣的製造業工作機會,今年五月份只有兩百九十萬個。
前英國財政部中國事務顧問、倫敦Capital Economics分析師Mark Williams指出,台灣的就業問題不是景氣循環所致,是本質上的結構問題,「許多大企業都移到海峽對岸,卻沒有創造出新的工作機會來補足。」彭博也訪問投資大師羅傑斯(Rogers),他說已經有一陣子沒有投資台灣,「新加坡等亞洲國家都大幅開放,但台灣因為歷史因素,經濟上尚未快速開放。」
開放是全方位、面向全世界?還是只仰賴大鄰居中國?開放有沒有配套?會不會像失業十年的吳文南一樣,說自己缺乏足夠技能,無法適應大環境的轉變?而這又是小老百姓的錯或政府的責任?
彭博指出,十年前,台灣製造業占GDP比重為三十.四%,去年降至二十六.三%。新加坡也同樣有製造業下滑的趨勢,不過新加坡吸引了製藥及生化科技產業投資,找到另一片天。
彭博引述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吳中書的話表示:「政府必須加速經濟轉型,從低獲利、低價值的製造業向高獲利、高價值的服務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