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9日 星期五

ECFA早收(損)清單質疑五:馬政府只講早收,不講早損

質疑五:馬政府說,台灣列入早收清單的539項產品,可使2.3萬家中小企業直接受惠,並「估算」這些企業一年出口到中國的金額達27.7億美元,僱用42.6萬勞工。

真相是:馬政府在玩數字遊戲,只講早收,不講早損。


首先,「2.3萬家中小企業直接受惠」的計算基礎為何?既使我們假設此一數字為真,但這些企業現在出口中國的金額及雇用勞工數,並非全部皆與早收清單的項目有關。這種描述方式顯然刻意放大ECFA的利益,讓人以為27.7億美元及42.6萬勞工,都是早收清單創造出來的利益。

負責任的政府不應該只談「早收清單」,也應該要分析「早損清單」,應該要同時告訴人民,「早損清單」受害的企業有多少家?這些企業每年內銷市場的金額有多少?雇用勞工有多少?根據計算,早損清單267項產品,共涉及63個行業,這些行業中共有5.3萬家企業,雇用了87萬勞工。當然這些企業與勞工並非全部與早損清單的項目直接相關,必須視企業生產項目而定,但政府為何遲遲不告訴人民,這其中有多少企業和勞工會受害?可能造成多少關廠歇業和失業人口?如果沒有這樣的分析,政府如何知道950億的輔導補償要用在何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